2022 年 9 月,蘋果公司(AAPL-US)在秋季發佈會公布了最新系列的蘋果商品,包括大家引頸期盼的新系列 iPhone,儘管手機市場雜音頻傳,但預購首週的訂購量還是優於前一代的手機,蘋果股價近期也開始起漲,但在大家關注蘋果新機的同時,投資人在發佈會前最在意的莫過於蘋概股的表現。究竟蘋概股是什麼?為什麼市場一窩蜂地想要了解、投資這些股票?本文帶您一一揭曉!
蘋果秋季發表會確定將在台灣時間 9/13 登場,市場聚焦 Type C、鏡頭及處理器,可望掀起一波換機潮,其中,創惟、祥碩、嘉澤、嘉基等蘋果概念股有望直接受惠。為符合歐盟「有效減少電子垃圾」規範,iPhone 15 最大的技術變革,是將接口從由原本的「Lightning」轉換為「Type-C」。iPhone 15 Pro Max 潛望鏡鏡頭獨家供應商的大立光 8/30 早盤股價漲約 2%,玉晶光也同步走高。
蘋果(AAPL-US)公佈 2022 會計年度供應鏈名單,台廠共有 5 進 5 退,新納入名單有聯詠(3034-TW)、華邦電(2344-TW)以及還未掛牌的白金科技都是首度進入名單中,瑞儀(6176-TW)、致伸 (4915-TW)則重回名單。而遭剔除的則有奇鋐(3017-TW)、英業達(2356-TW)、景碩(3189-TW),科嘉 – KY(5125-TW))去年才被納入供應鏈,今年竟榜上無名。
蘋果概念股是什麼?
以往每年的蘋果供應商責任報告書中,都會公開全球前 200 大的供應鏈廠商(唯 2019 年名單未被公佈)。這類有些負責代工、有些負責製造零件、組裝成品的大大小小的廠商,就被統稱為「蘋果供應鏈」,也被市場稱為「蘋果概念股」。畢竟蘋果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企業之一,若能打進相關供應鏈,也較有機會帶來穩定的獲益來源,因此「蘋概股」這個標籤,就有點像是個股的「光環加身」,會比較受市場所注目。
蘋果供應鏈概述
為什麼區區一家蘋果公司,卻可以涉及這麼多(上百、上千家)供應廠商?根據國外電子產品專家指出,單單是人們手上的一台 iPhone,就可以涉及至少 500 種不同的零件,像是:晶片、機殼、鏡頭、電源供應等等。更甚之,像是一張小小的晶片,都還可以再切分成晶片設計廠、晶片代工廠、晶片封測廠等等一系列的跨企業合作。有了這樣的認知以後,或許你就不會對蘋果供應鏈之龐大如此吃驚了。
▲ 手上的一台 iPhone,就可以涉及至少 500 種不同的零件
再來,我們來講講蘋果的經營原則。蘋果之所以可以做大,是因為企業只掌握「核心技術」與「關鍵零件」,其他非核心的技術、叫瑣碎的零件,就一律外包給廠商去做。讓我們來看看例子。
蘋果公司只要確保掌握好核心技術與關鍵零件,其他的一律「外包」處理。
還記得在 2013 年,蘋果推出當紅炸子雞 —— iPhone 5S 的情況嗎?iPhone 5S 是蘋果首次實裝 Touch ID功能之機款,也成功俘獲了一大批果粉的芳心。而這個成功案例的背後是在 2012 年蘋果重金砸下了 3.56 億美元,去收購了生物識別公司 AuthenTec。要知道,當時 AuthenTec 可使手握了計算機安全相關的 200 多種專利,只能說在掌握核心技術上,蘋果從來都不留餘力。
另一方面在「外包」部分,為了不讓其中特定的合作廠商做大,而使自己在合作過程中失去主導權與 Bargain Power,蘋果在同樣一個技術或零件找的廠商,也不會只有一家。舉例而言,光是蘋果的代工廠,台灣的「電子代工五哥」——廣達、緯創、仁寶、和碩、英業達就全部都入列。透過這樣的協作模式,在大部分的合作模式中(除了少數幾家真的已在該產業做出規模、又具有技術領先地位的供應商外),蘋果分糖給這些合作夥伴吃,卻依舊保有著極大的話語權與主導地位,這也是為什麼就算工應鏈如此浩大與繁瑣,蘋果財報上的毛利率都可以維持在恐怖的 40% 以上高檔(想比之下,手握 iPhone 12 組裝大單的鴻海,2020 Q4 的 10% 毛利已是歷年最好成績。)
蘋果概念股有哪些?
根據 2022 年蘋果官方最新的年報,台灣在 2022 年有 48 家企業被納入蘋果供應鏈,與前期持平,不過卻也是再度跌落冠軍寶座 —— 2022 年共計有 49 家中資企業打入蘋果供應鏈。
而根據 2022 Apple Supplier List 資料,以下股感整理出該表中所有台灣 / 設址台灣的廠商名單:
台灣廠商:
- 電源供應器:台達電(2308-TW)
- 軟硬複合板:華通(2313-TW)、耀華(2367-TW)
- 天線封裝(AiP)載板:欣興(3037-TW)
- 軟板:嘉聯益(6153-TW)、台郡(6269-TW)、臻鼎-KY(4958-TW)
- 組裝製造:鴻海(2317-TW)、仁寶(2324-TW)、廣達(2382-TW)、緯創(3231-TW)、和碩(4938-TW)
- 被動元件:國巨(2327-TW)
- 晶圓代工:台積電(2330-TW)
- 記憶體:南亞科(2408-TW)、華邦電(2344-TW)
- 機殼製造:可成(2474-TW)
- 光學鏡頭:大立光(3008-TW)、玉晶光(3406-TW)、白金科技
- 石英元件:晶技(3042-TW)
- SiP 封裝測試:日月光(3711-TW)
- 散熱模組:雙鴻(3324-TW)
- 軸承樞紐:新日興(3376-TW)
- 連接器:嘉澤(3533-TW)
- 耳機零組件:正崴(2392-TW)
- 鍵盤導光板:茂林-KY(4935-TW)
- 聲學元件:康控-KY(4943-TW)
- 觸控面板模組:業成 GIS-KY(6456-TW)、宸鴻 TPK-KY(3673-TW)、聯詠(3034-TW)
- 高品質鋁擠錠及精密鋁擠型材:台灣穗高科技
- 塑膠、橡膠和乳化聚合物:台灣盛禧奧
- 背光模組:瑞儀(6176-TW)
- 行動裝置零組件:致申(4915-TW)
- 美商台灣廠:美商艾克爾科技(新竹廠)、美商康寧(台南廠)、美商捷普科技(台中廠)、美商美光(桃園、台中廠)、美商德州儀器(台北)
- 其他外資台灣廠:日商村田製造所(台中廠)、日商 NOK 集團(高雄、台南廠)、日商東京電氣化學(新竹廠)、荷商恩智浦(高雄廠)
須注意,這份完整名單涵蓋蘋果公司 2022 年度 98% 左右的成本支出,因此將不會列舉出全部相關供應商喔!
若對於蘋概股走勢有興趣的朋友,其實台灣還有一個「台灣蘋果供應鏈股價指數」可以參考!該指數是計算台灣 12 家蘋果供應鏈股價而得,這 12 家廠商如下:
台積電(2330-TW)、鴻海(2317-TW )、和碩(4938-TW)、大立光(3008-TW)、可成(2474-TW)、鴻準(2354-TW)
日月光(2311-TW)、廣達(2382-TW )、台郡(6269-TW)、宏捷科(8086-TW)、穩懋(3105-TW)、臻鼎-KY(4958-TW)
蘋概股未來展望
2023 年蘋果秋季發表會將在台北時間 9/13 凌晨 1 點舉辦,首先是全球關注的 iPhone 15 系列,同時Apple Watch Series 9、Apple Watch Ultra 2 也有望同步登場,新品可能還有新版 AirPods。預期 2024 年 iPhone 新機備貨題材有望帶動蘋概股股價走勢。
由於歐盟通過法案,要求手機需在 2024 /12/28 前提供 USB-C 充電埠,因此推估 iPhone15 系列將全面採用 Type C 介面,偉詮電(2436-TW )、祥碩(5269-TW )、威鋒電子(6756-TW )、譜瑞-KY(4966-TW )等 Type C 介面廠商可望受惠。另外,蘋果向來在科技產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旦蘋果在 iPhone15 系列改採 Type C,則勢必會帶動整體產業加速導入。2022 年起 USB Type-C 市場收入複合年增長率高達 17.2%,預估到 2025 年時 USB Type-C 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 103.4 億美元。
市場特別關注 iPhone 15 銷售狀況,近期 iPhone 15 系列出貨量保守下修至 7,000~8,000 萬支,尤其對 iPhone 15 Pro Max 出貨遞延的疑慮更深。然而,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表示,儘管市場過度保守看待 iPhone 15 系列出貨情況,但隨著新產品發布,將有助於活絡市場交易氣氛,蘋果近期將迎來股價反彈的機會。
雖然蘋概股在發佈會前後都會有行情,但投資朋友也要多留意時下的新聞,包括蘋果的營運動態、供應商的變動都是很即時影響股價的因子,畢竟就像前文所說的,當企業有了「蘋果概念股」的光環加身,對於市場投資人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若對於台灣有哪些蘋概股有興趣、想要投資的朋友,可以上 PCHome 股市 或 Goodinfo! 這些網站查詢,裡面都有蘋概股相關的分類標籤可以點選、查價!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