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益比太高了」,這句話常常出現在個股大漲時;反之當股價跌深時,許多投資人會用本益比計算合理買進價或是便宜價,究竟為什麼本益比是長期投資者最注重的指標?本益比是什麼?本益比多少才合理?讓股感用這篇文帶你認識本益比,以及教你本益比該如何計算!
重點摘要-該如何正確運用本益比呢?
- 確認產業及個股的前景,未來是否具有令人期待的成長幅度。
- 確認大盤行情是多頭或空頭,多頭的時候,由於對於未來的成長性掌握度高,市場願意給予較高的合理本益比;反之,空頭的時候,因為對於未來成長性充滿不確定性,市場會下修合理本益比。
- 一定要用未來的每股盈餘(EPS)計算本益比,過去的每股盈餘(EPS)的參考意義不大,若 A 公司已經可以預期明年每股盈餘(EPS)將呈現高成長,若用今年的每股盈餘(EPS)只會推算出估值過高的本益比,但用未來的每股盈餘(EPS)推算本益比,現在股價估值就相對便宜。
- 評估單一個股的本益比的高低時,建議優先參考該產業的龍頭股,假設該產業龍頭股的本益比為 20 倍時,而該個股本益比高於 20 時,估值就屬於偏高。
本益比是什麼?
本益比(Price-to-Earnings Ratio, 簡稱 PE Ratio 或 P/E)又稱為市盈率。本益比意思是衡量股價貴與便宜的指標,可以用股價除以每股盈餘來計算,代表「股價為每股盈餘的幾倍」;同時亦可作為一種估計企業價值的方式。
本益比高低可用來判斷股價是否便宜,本益比越高越代表回本時間久、股價越貴。而當本益比越低時,回本時間較短,股價也就越便宜,所以本益比意義,白話來說就是投資的錢多久可以完全回本(進而評斷股價是貴還是便宜)。
本益比計算
從上段已知,本益比計算公式是「股價(P)/每股盈餘(EPS)」。不過一間上市公司每天股價都在變、每年獲利都不一樣,究竟我們計算時應該使用什麼數字來計算本益比呢?股價部分相對簡單,如果我們要買股票,我們的投入成本自然是取決於今天的股價,因此可以使用最新的「股票市價」。而每股盈餘部分,我們要知道當我今天買股票買的是未來的前景,「未來」這間公司可以幫我賺多少錢,因此我們需要估計公司「未來的每股盈餘」來計算本益比。
本益比計算公式
本益比 = 股票市價 / 未來每年每股盈餘
如果我們將分子分母同時乘以股數,其實本益比也可以用股票總市值 / 未來每年稅後淨利,不過這兩個數字通常都很大,因此大家還是習慣以股價 / EPS。
進行本益比計算時,實際上一般人或散戶很難預估公司未來的每股盈餘(EPS),而券商的股票分析師有一套財務預估模型來預測未來的EPS,因此建議定期追蹤券商的個股報告,或是關注股感時事特派員的概念股文章,得知最新法人預測的每股盈餘(EPS),否則一般股市資訊平台上的本益比通常使用近四季每股盈餘來計算,屬於歷史數據而非未來預測。
💡延伸閱讀>>>股感時事特派員
本益比意思
前面說到,本益比白話來說就是投資的錢多久可以完全回本,現在我們帶入數字舉例:假設今天以 10 元投資一間公司,並預期每年能穩定幫我賺到 1 元,代表 10 年以後我可以總共賺回原先投資的 10 元,本益比就是 10 倍。
本益比其實就是投資報酬率的倒數,延續上述例子可以算出投資報酬率為 10% ,就是本益比 10 倍的倒數,因此當一間公司本益比是 20 倍時,隱含著投資這間公司的報酬率是 5% 。
本益比越低越好嗎?
理論上本益比確實越低越好,前提是本益比大於 0 ,且我們判斷這檔股票確實是被低估了。
先說,本益比如果小於等於零是沒有意義的。由於股票最慘就是下市變壁紙,因此股價必然是個大於零的數字,因此依據公式,本益比是不可能等於零的,且只有在每股盈餘為負時本益比為負數。如果真的要去解釋一個負值本益比所代表的涵意,我們可以理解為:「計算要過幾年可以把投資的本金都虧光」,豈不是有點荒謬。有人願意投資一間虧損的公司,自然是看到這間公司除了盈餘外的價值,該使用其他更合適的企業估值方式。
💡延伸閱讀>>> 估值基礎入門(四):股價淨值比
雖然本益比是越低越好,但仍要觀察未來是否具有高成長性,如許多成熟產業的營收獲利穩健,但是未來已經沒有亮眼的成長幅度,就算本益比非常低,股價也不會上漲,因為股市喜歡的是未來具有亮眼的公司,若單純只用低本益比評估,而忽略產業前景,容易陷入投資價值陷阱!反而其他個股雖然本益比很高,但是未來的具有爆發性的高成長,這類型個股反而容易有明顯的上漲趨勢。
本益比多少合理?
那麼本益比多少合理?常見衡量合理本益比的方式有兩種:同產業比較、公司歷史比較。
- 同產業比較:檢視相同產業的其他公司本益比,來衡量企業的本益比相對高或低,不過這邊指的產業不是直接拿證交所的產業分類來用,而是找到公司業務最接近的幾間公司來比較,例如水冷散熱概念股的奇鋐(3017)與雙鴻(3324)、AI 組裝概念股的廣達(2382)與鴻海(2317)等會彼此互相比較。
- 同公司歷史比較:抓出一間公司歷史不同時間點的本益比,檢視目前本益比屬於歷史的相對較高或較低點,以此判斷是否為合適的進場時機,不過要注意公司是否曾轉型或營收組合大幅改變。
本益比怎麼查?
那麼,本益比查詢資訊該去哪找呢?你可以直接 Google 搜尋「某某公司 本益比 」!或是也可以在後續段落瞭解更多台股本益比查詢教學。
💡延伸閱讀>>> 每股盈餘(eps)是什麼?
💡延伸閱讀>>>本益成長比是什麼?PEG 怎麼算?用本益成長比找出潛力成長股!
本益比河流圖
許多人都會觀察公司歷史本益比來衡量合理本益比,因此習慣將公司以不同時期的每股盈餘計算的本益比與股價繪製在同一張表上,形成類似河流的樣子,這就是所謂的「本益比河流圖」。
上圖是 2014/1 ~ 2021/9 的台積電本益比河流圖,除了股價外,其他折線是由不同時間台積電的近四季每股盈餘乘以不同倍數的本益比來繪製的。這些本益比線段之所以呈現階梯形狀,是因為每當公司有新的財報發佈,就會產生新的近四季 EPS ,當 EPS 顯著提升,就會產生一個往上的階梯。
不過有些投資平台繪製本益比河流圖的近四季 EPS 會以其他方式來計算,可能就不會是階梯形狀,不過並不至於影響我們對於河流圖的判讀。另外有些人可能會好奇上圖中的六種本益比倍數怎麼來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計算出這段時間內台積電的最高與最低本益比(上圖中的 33.7 跟 9.5 倍),並將這個區間內分為五塊,就可以得到上圖的這些足以涵蓋歷年股價的倍數區間了,不過有些網站的算法也可能略有不同。
河流圖怎麼看呢?我們通常會觀察近期股價是在河流的偏上或偏下的位置,以台積電來說,目前股價位於河流的偏上位置,表示近期的本益比為公司歷史的相對高點。這是否代表台積電現在太貴了?其實不一定,因為股價隱含的是公司未來的獲利,但河流圖是以過去 EPS 來繪製,台積電也許是被高估,但也有可能是未來獲利大幅成長,導致現在看來本益比偏高。
如果在本益比河流圖看到某間公司本益比處於歷史相對低點,且評估並非未來營運預期較差所導致,可能是受到大盤表現不佳牽連,或許會是好公司的難得買點。
本益比河流圖通常不會自己畫,可以在 Google 搜尋「某某公司 本益比河流圖」就可以找到喔!
💡延伸閱讀>>> 反向投資之父 低本益比擁護者
本益比限制
前面提過,虧損的公司不適合用本益比來衡量,像是新藥研發的公司,通常沒有營收,且需要支出大量研發費用,因此通常 EPS 會是負的,不過還是很多人願意投資新藥產業,因為一旦研發成功可以帶來大量的利益,這時就需要使用其他方式來評估公司價值,而不適合使用本益比。
💡延伸閱讀>>> 生技公司的價值判斷方法
另外有些公司雖然有賺錢,不過獲利只是剛好跨過損益兩平那條線,算出來的每股盈餘會趨近於零,假設某公司股價 10 元,EPS 0.01 元,這時算出來的本益比會是恐怖的 1,000 倍,參考價值不大。
或是像是營建業,每年的 EPS 波動很大,舉長虹( 5534-TW )為例, 2013 年長虹的 EPS 高達 20.36 元,但 2014 年就僅剩 6.87 元,原因是建商的獲利是在建案完工交屋時認列,而每年完工的建案數量不一定,自然波動很大,要用那個數字來計算本益比不容易判斷,因此營建股不建議使用本益比。
不過,其實大多數獲利穩定的傳產股、電子股都可以用本益比來衡量投資價值,這也是為什麼本益比這麼廣為人知。
台股本益比
通常我們在講本益比時,都會是以個股公司為主,但我們其實也可以把台灣證交總市值除以總稅後淨利,算出整體大盤本益比,以此來衡量整個市場投資人對於報酬的預期。
本益比結論
本益比是衡量股票估值最常用的指標之一,但一般人容易僅看本益比便宜,忽略了產業及個股前景,掉入投資價值陷阱,股價長時間漲不上去;或是用過去的每股盈餘(EPS),錯誤評價了個股的估值。該如何正確運用本益比呢?以下為股感整理的小技巧,提供讀者參考,
- 確認產業及個股的前景,未來是否具有令人期待的成長幅度。
- 確認大盤行情是多頭或空頭,多頭的時候,由於對於未來的成長性掌握度高,市場願意給予較高的合理本益比;反之,空頭的時候,因為對於未來成長性充滿不確定性,市場會下修合理本益比。
- 一定要用未來的每股盈餘(EPS)計算本益比,過去的每股盈餘(EPS)的參考意義不大,若 A 公司今年每股盈餘(EPS) 只有 5 元,股價 150 元,但已經可以預期明年每股盈餘(EPS)可以賺到 10 元,且後年更多,若用今年的每股盈餘(EPS)只會推算出估值過高的本益比,但未來的每股盈餘(EPS)推算本益比,現在股價估值就相對便宜。
- 評估單一個股的本益比的高低時,建議優先參考該產業的龍頭股,假設該產業龍頭股的本益比為20倍時,若該個股本益比高於 20 時,估值就屬於偏高。
另外前面有提到,如果 EPS 數字是負值或根本無法回本,那就失去本益比用來評估還本時間的作用了。因此虧損的公司、時賺時賠的公司,都不適合用本益比法來評估價值高低。
2025 推薦券商 新光證券手續費震撼價優惠中
開戶送 3,000 元手續費抵用金,低成本投資更划算, 再抽萬元新光幣,兌換購物券、旅遊票券等豐富好禮
💡新光證券開戶連結在這邊>>>新光證券
【延伸閱讀】